2024年,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工作职能,扎实开展法治建设。现将今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将法治建设纳入局党组年度工作重点,把依法行政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形成了党组牵头、部门负责、全员推进的法治全局化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认真落实局党组议事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重大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核机制,推动制定案件合议制度、行政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局党组整体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二、强化理论武装,大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并将其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第一议题”学习42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6次。把增强行政执法队伍依法依规能力作为推动法治市场监管建设的有力途径之一,坚持集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坚持培训效果和结果运用相结合,全年开展各类专题强化培训12次,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大力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一)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发展质量。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完成企业档案迁移“一件事一次办”和“代位注销”改革,企业开办和注销均压缩至0.5工作日以内,优于全省平均办理水平。组织39个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任务540个,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从全省第七提升到第三。印发《三门峡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方案》,评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41户。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积极争取省局支持,为5家企业免费开展认证帮扶和内审员培训,节省成本近30万元,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25.17万户。
(二)全面筑牢“三品一特”安全防线。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深入开展校园食品、网络食品、肉及肉制品三项专项整治,推广校园“五餐”模式,开展“六个一”活动,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场所1.8万户次,完成食品安全抽检7008批次。二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实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针对集采中选药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医疗美容器械等领域开展专项检查,累计查处案件224件。三是加强重点工业产品监管。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产品、燃气灶具等22种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下发督办通知书、风险告知书等45份,查办产品质量案件73起。四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对全市1381家生产使用单位的17932台(件)特种设备、1838公里压力管道先后开展两轮全覆盖检查,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三门峡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颁布实施,电梯安全运行法制保障进一步夯实。
(三)全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落实我市《培育壮大铜基新材料产业链行动方案》部署,以铜基新材料产业链为重点,推荐省级试点企业12家,入选11家,受到企业好评。围绕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主导起草1项省级地方标准,批准发布12项市级地方标准,发布《重砂中金含量的检测方法》、《黄金冶炼过程中废水检验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3项。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商标和地理标志品牌提升行动,全市授权专利918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72件,同比增长15.27%。出台全省首个《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成功申报农产品地标和国家地理标志平行转化产品11个。举办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3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04亿元,增长速度排名全省前三。
(四)扎实推动市场监管效能提升。一是市场综合治理有力有效。开展民生领域“铁拳”、电子计价秤“短斤缺两”、公平竞争审查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办案1830起,较上年增长19.7%,入选全省 “广告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活动地市,1件入选全国“守护消费”专项执法行动优秀案例。聚焦群众身边小事,组织开展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累计强检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电子计价秤等各类计量器具5027(台)件,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二是消费环境持续优化。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放心消费、你我同行”主题活动212场,累计拉动消费达1.2亿元,开展消费教育普法活动45次,发布“消协有话说”等专题短视频63个,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8.9万元,相关内容先后多次被《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多次转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持续提升维权效能,12315按时初查/核查率、按时办结率均保持100%,在前三季度全市12345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三,在河南省首次消费环境评价报告中排名全省第八。三是城市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围绕主城区16个农贸市场、4个夜市内部及周边食品“三小”行业开展全面整治提升行动,3800余户食品“三小”门店得到规范,6752个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得到提升。
(五)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认真组织落实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领域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制度,推行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推行柔性执法,实质性化解矛盾。2024年全市共办理适用免罚清单案件93个,免罚总金额480余万元。开展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案卷集中评查,就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讨论,对具有可复制性、可借鉴的亮点经验进行分享点评,为持续提高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全年共开展行政指导1649件、回访案件561件、发放市场主体调查问卷1132份,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地方执法监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强,基层法治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市场监管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五、2025年法治建设规划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更新的举措、更大的力度纵深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一是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深入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创新性开展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二是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载体,继续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统筹兼顾行政执法的“时度效”与“法理情”,以规范执法稳秩序、强信心。